篇一:社交禮儀教案原稿
邢 臺 學 院
教 案
20 09~2010學年度第 1 學期
課 程 名 稱 實用社交禮儀
學 時 學 分 28學時,2學分
專 業 班 級 09級社會工作、公共事業管理
授 課 教 師李建紅
系 部 社科部
1
本 課 程 教 學 總 體 安 排
課 程 名 稱:實用社交禮儀
課程性質與類型:專業必修課
總學時、學分:28學時,2學分。
教學目的與要求:本課程的教學目的在于通過教與學,使學生正確理解并掌握人際交往中的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并能綜合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解決實際問題,提高學生的文明道德素質與社會交往能力。
教材及參考書目:
教材:金正昆主編:《社交禮儀教程》,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
參考書目:
[1]張敬慈等.公關禮儀.四川大學出版社,1995年9月
[2]張桂容.現代禮儀.中國工業大學出版社
[3]薛晶、楊玉霞.現代禮儀.中國商業出版社,1994年8月
[4]李洪濤.千萬個怎樣——社交禮儀卷.中國旅游出版社,1993年2月 [5]秦啟文.現代公關禮儀.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
[6]顧希佳.禮儀與中國文化.人民出版社
[7]黃斌.企業商務應酬禮儀指南.企業管理出版社,1994年9月
考核方式及成績計算方法:
考試主要采用開卷方式,考試范圍應涵蓋所有講授及自學的內容,考試內容應能客觀反映出學生對本門課程主要概念的記憶、掌握程度,對有關理論的理解、掌握及綜合運用的能力。考試題型應盡量多樣化。
總評成績:平時作業練習占30%,開卷考試占70%。
課 程 教 學 日 歷
課程名稱:實用社交禮儀授課學期:2009-2010第1學期
2
3
導論 教學安排說明
章節題目:導論 社交禮儀概述
學時分配:4學時
本章教學目的與要求:通過教與學使學生深刻理解學習禮儀的重要性,激發禮儀學習的興趣和熱情,并使學生懂得禮儀學習的主要方法。要求學生了解禮儀起源和演變,理解禮儀在現階段的作用,掌握禮儀的概念。
教學方法:多媒體與課堂討論相結合。
課 堂 教 學 方 案 1
課題名稱:導論 社交禮儀概述
授課時數:2課時
授課類型:理論課
教學方法與手段:多媒體與課堂討論相結合
教學目的要求:通過教與學使學生深刻理解學習禮儀的重要性,激發禮儀學習的興趣和熱情,并使學生懂得禮儀學習的主要方法。
教學重點、難點:
大學生學習禮儀的重要性
教學內容及組織安排:
通過播放教學視頻,讓學生了解大學校園中存在的種種不文明現象,啟發學生自我反思。通過對不文明現象的糾正,激發學生禮儀學習的積極性。
課堂練習:談談大學生應樹立怎樣的文明形象。
課 堂 教 學 方 案2
課題名稱:導論 社交禮儀概述
授課時數:2課時
授課類型:理論課
教學方法與手段:運用多種啟發式教學方法進行多媒體課堂教學。
教學目的要求:要求了解禮儀起源和演變,理解禮儀在現階段的作用,掌握禮儀的概念。
教學重點:
4
1、禮儀的起源和演變
2、禮儀在社會生活中的作用
3、現代禮儀的概念
教學難點:
禮儀的本質及其修養
教學內容及組織安排:
一、禮儀的概念
1、什么是禮儀——禮貌:一般是指在人際交往中,通過語言、動作向交往對象表示謙虛和恭敬。它側重于表現人的品質與素養。 禮節:通常是指人們在交際場合,相互表示尊重、友好的慣用形式。沒有禮節,就無所謂禮貌;有了禮貌,就必然伴有具體的禮節。 禮儀:是對禮節、儀式的統稱。它是指在人際交往中,自始至終地以一定的、約定俗成的程序、方式表現的律己、敬人的完整行為。
2、禮儀的種種不同解釋——從個人修養的角度:禮儀是一個人的內在修養和素質的外在表現。禮儀即教養。從道德的角度:禮儀可以界定為為人處世的行為規范(標準做法,行為準則)。從交際的角度:禮儀是人際交往中適用的一種藝術,也可以說是一種交際方式或交際方法。從民俗的角度:禮儀是在人際交往中約定俗成的示人以尊重、友好的習慣做法。是待人接物的一種慣例。從傳播的角度:禮儀是一種在人際交往中進行相互溝通的技巧。從審美的角度:禮儀是一種形式美,是人的心靈美的必然的外化。
二、禮儀的內容
1、主體:指禮儀活動的操作者和實施者。即可以是個人,也可以是組織。
2、客體;指禮儀活動的指向者和承受者。它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
3、媒體:指禮儀活動所依托的一定的媒介。包括人體媒體、物體媒體、事體媒體等。
4、環境:禮儀活動得以進行的特定的時空條件。分為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
5、禮儀的分支:按行業劃分:有政務禮儀、商務禮儀、服務禮儀,又可稱為行業禮儀或職業禮儀。以交往范圍劃分:有社交禮儀、涉外禮儀等,又可稱為交往禮儀。
三、禮儀的歸屬
禮儀的研究對象:禮儀活動、禮儀規范、禮儀規律。其學科特點為:應用性學科: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實際就是有關交際藝術的科學。實踐性學科:來源并服務于社會實踐,注重實際。普及性學科:現實生活中,每個人都必須參加交際活動,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交際活動取得成功,而離異正是一門可將交際活動導向成功的科學。綜合性學科:廣泛吸收了其他學科的成果,用以充實、完善自身。
四、禮儀的揚棄
1、古代中國的禮儀含義:第一,是一種包括政治、經濟、文化、軍事在內的典 5
篇二:第3章第三節家庭禮儀(4)
河 北 省 技 工 學 校 教 師 課 時 授 課 計 劃
教 師 教 學 環 節
篇三:《公關禮儀》課程標準
《公關禮儀》課程標準
一、概述
(一)課程性質
本課程是三年制中專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的選修課程之一。 (二)課程基本理念
本課程的教學應強調時代性和應用性的特點,結合實例,配合有關材料和錄像片,對有關重點進行實用性的教學。采用面授輔導與學生自學相結合的教學方式,突出重點,力求通過形象化的教學使學生對所學內容加深理解。
(三)課程設計思路
按照“以能力為本位,以職業實踐為主線,以項目課程為主體的項目課程體系”的總體設計要求,在課程設計理念和教學內容上,我們結合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的培養目標,即旨在培養能適應適應經濟社會發展與建設需要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擁有良好的溝通協調能力和知識應用型的高等技術應用性人才。
本課程考查課目,總學分1學分,周課時2課時,總課時24學時。
二、課程目標
中職教育是要培養在生產經營、社會服務領域具有高級職業技能的實用型人才,加強禮儀教育就顯得尤其重要。“現代公關禮儀”課程在教學內容的組織上堅持“理論夠用、適度”的原則,注重通過訓練讓學生養成良好的禮儀習慣,使學生具備基本的禮儀素養,掌握各類禮儀的基本技巧、規范及操作方法,能以良好的個人風貌得體地與人交往,更好地勝任崗位工作。同時使其他專業的中職學生展示自身良好的個人禮儀形象,掌握現代交際的基本禮儀規范,具備良好本的禮儀素養。
1.知識教育目標
通過課堂教學和社會實踐等多種形式,使學生了解,在當今社會無論是什么樣的組織,什么樣的活動,都存在公共關系問題,公共關系正是以協調社會組織與公眾之間的關系為主要任務,滲于其它具體社會關系中的一種新型社會關系。公共關系的基本職能之一是塑造良好的組織形象。組織形象是由多方面的要素構成的,個人形象就是組織形象的基本要素。通過公關禮儀,塑造員工的個人形象與組織形象顯得特別重要。學生應該掌握公共關系工作的
基本工作程序,掌握一般的社交禮儀規范。有意識地提高自己在禮儀方面的素質和能力,為今后的職業生涯打下良好的基礎。
2.能力教育目標
(1)培養學生的基本公關素質和公關能力。 (2)培養學生合乎禮儀規范,禮儀程序的言談舉止。 (3)提高學生的社會交際能力。3.思想教育目標
(1)培養學生理解、寬容、謙遜、誠懇的待人態度,與人為善、莊重大方、談吐文雅、講究禮貌的行為舉止。
(2)培養學生的集體主義意識,集體主義榮辱觀,將個人形象與集體形象的塑造緊密結合起來。
四、課程內容及要求
第一章 公共關系概述 教學內容:
第一節 公共關系的定義 第二節 公共關系的基本職能 第三節 公關禮儀與組織形象
教學要求:了解公共關系的基本職能;掌握公共關系與公關禮儀的定義;理解公關禮儀與組織形象的關系;熟悉如何塑造企業形象。
教學重點:公共關系與公關禮儀的定義;公關禮儀與組織形象的關系。 教學難點:如何塑造企業形象。
教學建議:內容較多較細,教學中注意結合學生實際,多舉案例。 第二章 私人禮儀 教學內容: 第一節 體姿禮儀 第二節 交談禮儀 第三節 服飾禮儀
教學要求:了解正確的儀態、化妝、服飾及談話禮儀要求,并掌握相關要點;熟悉交談禮儀的幾種形式及服飾搭配的原則。
教學重點:正確的儀態、化妝、服飾及談話禮儀技巧及注意事項。 教學難點:正確把握與對方談話的技巧。
教學建議:由教師面授知識點,然后由學生演練相關知識點,當堂檢驗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
第三章 公共禮儀 教學內容: 第一節 見面禮儀 第二節 送禮禮儀
教學要求:了解正確的會面(包括拜訪和迎訪)禮儀要求,并掌握相關要點;熟悉為他人介紹和自我介紹的順序和原則。掌握如何正確遞接名片,如何正確、恰當的送禮,送禮的忌諱。
教學重點:會面(包括拜訪和迎訪)禮儀要求;恰當的送禮。 教學難點:恰當的送禮。
教學建議:影視資料輔助教學,提升直觀性。 第四章 應酬禮儀 教學內容: 第一節 宴會禮儀 第二節 西餐和中餐禮儀 第三節 舞會禮儀
教學要求:掌握用餐舉止、舞場表現及席間做客之規;熟悉西餐及中餐的在禮儀方面的不同;了解西餐的組成,如何安排座位和參加宴會的服飾要求。
教學重點:用餐舉止、舞場表現及席間做客之規。 教學難點:席間做客之規。
教學建議:影視資料輔助教學,提升直觀性。
五、教學時數分配
六、考核方法和成績評定
1.考試方式為開卷。平時及作業按教學要求的比例計入總評分數; 2.總成績=平時(課堂實踐表現)20%+作業10%+期末70%
七 、教材及參考書
1.教材:《大學生禮儀》 金正昆編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年6月第1版; 2.參考書:《現代公關禮儀》 秦啟文編 西南示范大學出版社 2001年8月第2版;
編寫:馮長征 審定:溫俊芳 2011-5-30
《現代公關禮儀教學案例》出自:百味書屋
鏈接地址:http://www.alexanderday.net/news/97616.html
轉載請保留,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