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學生禮儀包括哪些
學生禮儀包括哪些?
1 學生儀容、儀表、儀態的禮儀
衣著得體:中小學生的日常著裝要符合年齡特點,特別是符合學生身份,整潔大方。
少先隊員、共青團員依照規定佩戴紅領巾或團徽。學生不化妝、不戴飾物、不燙發,男生不留長發。 參與集會、聽講時坐正立直。坐正:頭正頸直,上體與座椅靠背基本垂直。立直:抬頭挺胸,上體、雙腿與地面垂直。
行走穩健:行走姿勢正確、步幅適中,穩健有力。樓道、教室行走時,慢步輕聲;街道上,靠右行走;不搖肩晃臀,不多人勾肩搭背行走。
談吐舉止文明:儀表的綜合要求。與人交談時,態度誠實,語言文明。待人接物中,表情自然,動作大方。 2 學生體態語言禮儀
微笑:對他人表示友好的表情,不露牙齒、嘴角微上翹。
鞠躬:下級對上級、晚輩對長輩、個人對群體的禮節。行鞠躬禮時,脫帽、立正、雙目注視對方,面帶微笑,然后身體上部向前傾斜自然彎下,低頭眼向下看。有時為深表謝意,上體前傾可再深些。
握手:與人見面或離別時最常用的禮節,也是向人表示感謝、慰問、祝賀或鼓勵的禮節。
握手前起身站立,脫下手套,用右手與對方右手相握。
握手時雙目注視對方,面帶微笑。
一般情況下,握手不必用力,握一下即可。老友間可握得深些、久些或邊問候邊緊握雙手。
多人同時握手不要交叉,待別人握后再伸手,依次相握。
招手:公共場所遠距離看到相識的人或送別離去的客人,舉手打招呼并點頭致意。
鼓掌:表示喜悅、歡迎、感激的禮節。雙手要有節奏地相擊,鼓掌要適時適度。
右行禮讓:校園、上下樓梯、樓道或街道上行走時,靠右側行進。遇到師長、客人、長、幼、婦、殘、軍人進出房門時,主動開門側立,讓他先行。
3 學生與人交往、談吐基本禮儀
尊稱 ( 敬稱 ) 晚輩、友人或初識者稱 “ 您 ” 對師長、社會工作人員要稱呼職務或 “ 老師 ” 師傅 ” 叔叔 ” 阿姨 ” 等,不直呼其姓名。
對他人提出要求時說 “ 請 ” 與人打招呼時說 “ 您好 ” 與人分手時說 “ 再見 ” 給人添麻煩時說 “ 對不起 ” 他人向自己致謝時回答說 “ 沒關系 ” 得到他人協助表示感謝說 “ 謝謝 ”
4 升國旗、唱國歌禮儀
參與儀式的學生要衣著整潔,系好衣扣、褲扣,戴好紅領巾,脫帽,面向旗桿方向立正站好。不得交談、走動或做其他動作。升國旗奏國歌時,面對國旗行隊禮或注目禮,直到國旗升至桿頂。
少先隊隊禮:立正站直,右手五指并攏,高舉頭上,眼睛注視受禮者,表示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國歌是音樂形式的國家象征。唱國歌時要立正站好,目視前方,神態莊重,歌詞正確,音調準確,聲音洪亮。
5 學生校內禮儀
進校第一次見到師長,要止步立正鞠躬問好:老師好 ! 校長好 ! 人多時,可以點頭示意問候;見到同學,可點頭致意,招手問好。
上下課起立。站在座椅一側,雙手自然下垂,向老師行注目禮。
課上準備提問或回答問題先舉手。正確動作是端坐座位上,右肘放在桌面上,上臂上舉,右手五指并攏,指尖向上,等老師允許再起立發言。
進入老師辦公室或居室喊 “ 演講 ” 或敲門,聲音以室內人聽見為適度,社會交往中,進入他人房間也須先敲門,未經允許不得擅自入內。
6 學生迎賓禮儀
賓客來訪,要起立迎接,面帶笑容,主動問候:您好 ! 歡迎您來 ! 回答客人提問要起立。為客人讓座、送
水;客人與家長談話時要回避;客人離去,起身送至門外。 7 學生家中禮儀
就餐先請長輩入座,自己方可就位,就餐中也要禮讓他人。 離家前,向家長打招呼:走了再見 ! 歸家說:回來了 ! 見家長離家或歸家,主動招呼,遞接物品\
篇二:公共場所禮儀
公共場所禮儀
公共場所禮儀體現社會公德。在社會交往中,良好的公共禮儀可以使人際之間的交往更加和諧,使人們的生活環境更加美好。公共場所禮儀總的原則是:遵守秩序、儀表整潔、講究衛生、尊老愛幼。
一、辦公室禮儀
與同事交往應注意使用禮貌用語,始終保持謙虛、合作的態度。同事外出時有客來訪,要代為禮貌接待并將詳情轉告。注意個人儀表,主動打掃辦公室的衛生。非經他人同意,不隨意動用他人辦公桌上的物品。在辦公室不做私活、不談私事,非必要不打私人電話。
二、閱覽室禮儀
到圖書館、閱覽室學習,要衣著整潔,不能穿汗衫和拖鞋入內。進入圖書館應將通訊工具關閉或調節器至振動,接聽手機應悄然走出室外輕聲通話。就座時,不要為別人預占位置。閱讀時要默讀,不能出聲或竊竊私語。不能在閱覽室內交談、聊天,更不能大聲喧嘩。在圖書館、閱覽室走路腳步要輕,物品要輕拿輕放,不能發出聲響。要愛護圖書,有事需要幫助,不能大聲呼喊,要走到工作人員身邊。
三、影劇院禮儀
到影劇院觀看演出,應提前15分鐘左右進場,盡早入座。如果自己的座位在中間,應當有禮貌地向已就座者示意請其讓自己通過。通過讓座者時要與之正面相對,切勿讓自己的臀部正對別人的臉。
觀看演出時,不戴帽子,不吃帶皮和有聲響的食物,不笑語喧嘩,不把腳踩在前排的座位上。演出結束后要報以掌聲,演員謝幕前不能提前退席。演出結束亮燈后再有秩序地離開。
四、商場禮儀
在商場購物時不要大聲喧嘩,自覺維護公共衛生,愛護公共設施。對男女營業員可統稱為“同志”,不要以“喂”代表禮貌稱呼。在自選商場購物時,要愛護商品,對挑選過的商品如果不中意,應物歸原處。采購完畢離開柜臺時,應對營業員的優質服務表示謝意。
篇三:文明禮儀知識手冊(20頁精排版)
文明禮儀知識手冊
目 錄
第一部分 個人禮儀 ................. 3
第二部分 見面禮儀 ................. 5
第三部分 公共禮儀 ................. 8
第四部分 各行業禮儀 .............. 12
第五部分 公務禮儀 ................ 17
第六部分 涉外禮儀 ................ 19
1、什么是禮儀?
禮儀是人類為維系社會正常生活而要求人們共同遵守的最起碼的道德規范。它是人們在長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漸形成,并以風俗習慣和傳統等方式固定下來。對一個人來說,禮儀是一個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養、交際能力的外在表現;對一個社會來說,禮儀是一個國家和社會文明程度、道德風尚及生活習慣的反映。重視、開展禮儀教育已成為道德實踐的一個重要內容。
2、禮儀教育的內容涵蓋著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從內容和對象上看分別包含什么?
從內容上看有儀容、舉止、表情、服飾、談吐、待人接物等;從對象上看有個人禮儀、公共場所禮儀、待客與作客禮儀、餐桌禮儀、饋贈禮儀、文明交往等。在人際交往過程中的行為規范稱為禮節,禮儀在言語動作上的表現稱為禮貌。加強道德實踐應注意禮儀,使人們在“敬人、自律、適度、真誠”的原則上進行人際交往,告別不文明的言行。
3、禮儀、禮節、禮貌內容豐富多樣,但它有自身的規律性,其基本的禮儀原則是什么?
一是敬人的原則;二是自律的原則,就是在交往過程中要克己、慎重、積極主動、自覺自愿、禮貌待人、表里如一,自我對照,自我反省,自我要求,自我檢點,自我約束,不能妄自尊大,口是心非;三是適度的原則,適度得體,掌握分寸;四是真誠的原則,誠心誠意,以誠待人,不逢場作戲,言行不一。
第一部分 個人禮儀
4、什么是儀表?
儀表是指人的容貌,是一個人精神面貌的外觀體現。一個人的衛生習慣、服飾,與形成和保持端莊大方的儀表有著密切的關系
5、為什么說清潔衛生是儀容美的關鍵,是禮儀的基本要求?
不管長相多好,服飾多華貴,若滿臉污垢,渾身異味,那必然破壞一個人的美感。因此,每個人都應該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做到入睡起床洗臉腳,早晚飯后勤刷牙。經常洗頭又洗澡,講究梳理勤更衣。不要在人前"打掃個人衛生"。比如剔牙齒、掏鼻孔、挖耳屎、修指甲、搓泥垢等,這些行為都應該避開他人進行,否則,不僅不雅觀,也不尊重他人。與人談話時應保持一定距離,聲音不要太大,不要對人口沫四濺。
6、個人禮儀對服飾的要求是什么?
服飾反映了一個人文化素質之高低,審美情趣之雅俗。具體說來,它既要自然得體,協調大方,又要遵守某種約定俗成的規范或原則。服裝不但要與自己的具體條件相適應,還必須時刻注意客觀環境、場合對人的著裝要求,即著裝打扮要優先考慮時間、地點和目的三大要素,并努力在穿著打扮的各方面與時間、地點、目的保持協調一致。
7、我國提倡的禮貌用語十個字是什么?
“您好”、“請”、“謝謝”、“對不起”、“再見”。這十個字體現了說話文明的基本的語言形式。
8、什么是社會生活禮儀?
社會生活禮儀是人們在公共生活和相互交往中約定成、普遍遵循的基本行為規范。涉及個人和人際交往中儀表儀容、言談舉止、待人接物等方面的具體規則和慣用形式。
9、踐行社會生活禮儀應該體現什么要求?
要相互尊重、真誠相待;寬容大度、嚴于律己;把握分寸、尊重差異;身體力行、注重養成。
10、個人儀容有哪些基本要求?
發型要得體,面部要清爽,表情要自然,手部要清潔。
11、體態有哪些基本要求?
(1)站姿:兩眼平視前方,兩肩自然放平,兩臂自然下垂,挺胸收腹提臀。
(2)坐姿:保持上身直立,雙腿自然并攏,切忌抖動腿腳。
(3)走姿:抬頭挺胸收腹,雙臂自然擺動,腳步輕盈穩健。
12、著裝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整潔合體,搭配協調,體現個性,隨境而變,遵守常規。佩戴飾物要尊重當地文化和習俗。
13、正式場合男士著裝的禮儀有哪些?
在重要會議和會談、莊重的儀式以及正式宴請等場合,男士一般以西裝為正裝。
(1)上衣:衣長剛好到臀部下緣或差不多到手自然下垂后的大拇指尖端的位臵,胸圍以系上紐扣后,衣服與腹部之間可以容下一個拳頭大小為宜。
(2)西褲:褲線清晰筆直,褲腳前面蓋住鞋面中央,后至鞋跟中央。
(3)襯衫:長袖襯衫是搭配西裝的唯一選擇,顏色以白色或淡藍色為宜。
(4)領帶:領帶圖案以幾何圖案或純色為宜。
(5)腰帶:材質以牛皮為宜,樣式和圖案不宜太夸張。
(6)襪子:襪子應選擇深色的,切忌黑皮鞋配白襪子。
(7)皮鞋:搭配造型簡單規整、鞋面光滑亮澤的式樣。
14、正式場合女士著裝的禮儀有哪些?
在重要會議和會談、莊重的儀式以及正式宴請等場合,女士著裝應端莊得體。(1)上衣:上衣講究平整,較少使用飾物和花邊進行點綴,紐扣應全部系上。(2)裙子:以窄裙為主,年輕女性的裙子下擺可在膝蓋以上3—6厘米,但不可太短;中老年女性的裙子應在膝蓋以下3厘米左右。(3)襯衫:以單色為最佳之選。襯衫之內應當穿著內衣但不可顯露出來。(4)鞋襪:鞋子應是高跟鞋或中跟鞋。襪子應是高筒襪或連褲襪。鞋襪款式應以簡單為主,顏色應與西裝套裙相搭配。
15、佩戴首飾應該注意什么?
佩戴首飾應該與服裝搭配,與自己的膚色、臉型、年齡、性別吻合。要符合自己的身份;要以少為佳,最多不能超過3種;要同質同色;要遵從習俗。
第二部分 見面禮儀
16、什么是握手禮?
握手是一種溝通思想、交流感情、增進友誼的重要方式。與他人握手時,目光注視對方,微笑致意,不可心不在焉、左顧右盼,不可戴帽子和手套與人握手。在正常情況下,握手的時間不宜超過3秒,必須站立握手,以示對他人的尊重、禮貌。
17、握手講究一定的順序是什么?
一般講究"尊者決定",即待女士、長輩、已婚者、職位高者伸出手來之后,男士、晚輩、未婚者、職位低者方可伸出手去呼應。若一個人要與許多人握手,那么有禮貌的順序是:先長輩后晚輩,先主人后客人,先上級后下級,先女士后男士。
18、什么是鞠躬禮?
鞠躬,意即彎身行禮,是對他人敬佩的一種禮節方式。鞠躬前雙眼禮貌地注視對方,以表尊重的誠意。鞠躬時必須立正、脫帽,鄭重地,嘴里不能吃任何東西,或是邊鞠躬邊說與行禮無關的話。
19、宴請的基本禮儀有哪些?
(1)入座:主人或者長者主動安排眾人入座;來賓在長者或女士坐定后,方可入座;入座時,男士為身邊(尤其是右邊)的女士拉開座椅并協助其入座。
(2)座次:基本上按照以右為尊的原則,將主賓安排在主人的右側,次主賓安排在主人的左側。
(3)體態:入座后姿勢端正,胳膊肘不放在桌面上,也不要向兩邊伸展而影響他人。
(4)交流:宴請是一種社交場合,在餐桌上要關心別人,尤其要招呼
《公共場所個人體態禮儀有哪些基本要求》出自:百味書屋
鏈接地址:http://www.alexanderday.net/news/93056.html
轉載請保留,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