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對信息的感知_教案
備課時間:1課時
授 課 時 間:xx月xx日 總第 3 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說出眼球以及眼的附屬結構及其功能
2.模擬眼球成像過程,了解凸透鏡成像原理
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模型、模擬眼球成像過程,培養學生觀察及分析問題的能力,在探究中發展科學探究能力和合作能力
情感與態度:培養學生熱愛科學的情感,形成尊重事實的科學態度
教學重點
眼球的結構和模擬眼球的成像過程。
教學難點
眼球的結構和模擬眼球的成像過程
作業內容完成本節P43討論題 第1、2題
教學流程與板書設計
環節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師生共同完成一個小游戲(讓學生先閉上雙眼20秒,再睜開雙眼,并設置問題進行提問,進而引出—眼的結構),緊接著讓學生利用5分鐘時間,閱讀書本p41-43頁的內容完成導學案1。
設計意圖:生動的情景引入,意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能夠讓學生感知到生活與學習是緊密聯系的,另外讓學生清楚本節課所講內容。
環節二:引導探究
1:描述眼的結構
(請一位學生配合老師一起完成)
設計意圖:通過真人展示,更加能激起學生興趣認識眼的結構
2:展示眼球結構模型(解說眼球模型的各個結構以及功能)
引導學生學習(提示學生:觀察的時候借助課本應從外到內,由前向后進行觀察)
設計意圖:通過眼球的結構模型,更加直觀的引導學生認識眼球的結構,另外意在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3:多媒體展示眼球結構,進行搶答環節完成填圖。
設計意圖:通過搶答環節完成填圖,檢驗學生掌握情況,同時也進一步強化對眼球基本結構的認識。、
4:模擬眼球的成像過程
(借助課本上的提示,以小組為單位,談論探究凸透鏡成像原理,并完成導學案2)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合作交流的能力,以及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環節三:拓展探究
資料: 有一個小女孩,她看不見周圍的物體,想一想,這種情況可能是眼睛的哪些部分出現了狀況?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總的設計意圖是在原有的知識上學以致用
環節四:歸納小結
1:學完本節課,從知識上你有什么收獲?
2:學完本節課,從思想上你有什么收獲?
設計意圖:對學習內容作回顧整理
環節五:布置作業
內容: P43 討論 第1、 2題
設計意圖:學生進一步加深對課本重點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板書設計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刪除。
《人體對信息的感知_教案》出自:百味書屋
鏈接地址:http://www.alexanderday.net/news/203282.html
轉載請保留,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