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握手的禮儀
握手的禮儀(金教授)
目前的握手已經是我們國內最通行的相見禮節,在社交場合我們跟別人握手為禮時,要注意下面幾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握手的場合,一般來講我們需要跟別人握手,大概主要是三大場合,第一,見面或者告別,我到你家去也好,我到你單位也好,我是主人也好我是客人也好,和來訪者或者和主人見面的時候握手,這個程序一般不能缺少。第二,表示祝賀或者慰問,人家有喜事了,升職了,晉級了,考上大學了,結婚了,年高做壽了,娶妻生子了,這樣一些情況,過生日了,你需要祝賀,要握手祝賀你,口說無憑握手為禮,表示祝賀,還有就是慰問,身體不太好,家里遭遇了不幸,領導去登門慰問,朋友去表示聲援,或者予以鼓勵握手。第二,從交際禮儀的角度來講,握手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禮節問題,就是伸手的前后順序,剛才我們介紹了,介紹兩個人的時候,你第三方介紹別人,你總得先介紹誰后介紹誰,我當時講了一個游戲規則,就是客人有優先知情權,現在要把它講專業點,我可以講就是位高者居后,你介紹雙方的話一般是地位高的人后介紹,地位低的人先介紹,地位高的人就有優先知情權,我叫位高者居后。
其實握手也有一個問題,那握手的話雙方誰先伸手呢?
剛才講了介紹雙方時標準化做法,是位高者居后,地位高的人后介紹,握手的標準化做法恰恰相反,我們稱為位高者居前,在一般性交往應酬之中,握手時標準的伸手順序,應該是位高者居前,就是地位高的人先伸手,比如男人和女人握手,一般是女人先伸手,晚輩和長輩握手一般是長輩先伸手,上級和下級握手,一般是上級先伸手,老師和學生握手,一般是老師先伸手,當然我們還必須清楚,你還要注意它的場合和特殊性,剛才我講的地位高者優先伸手是正規場合,但是身份不同是不一樣的,你比如說你是個女孩子,你現在職務低,你是公關經理,我是個男人,但我是個董事長,現在兩個單位商務交往,不用說我董事長地位高,是不是這個道理?但是如果是社交場合,大家在一塊玩,不講職務不講頭銜的,那這個女孩子地位高,她雖然是個女孩子,但是她成年了,尊重婦女是一種教養,應該是女孩子先伸手。另外你還要注意除了場合之外,握手還有特殊性,比如特殊性最重要的表現在哪里?表現在這樣一個情況,在家里和單位接待客人,請大家記住一般的游戲規則客人到達時,主人先伸手,你們想想你們的生活經驗是不是這樣,家里和單位來了客人的話,應該是主人先伸手,主人先伸手表示對客人的一種歡迎,客人要離開時,那就顛倒過來了,禮儀慣例是客人告辭時客人先伸手,那意思是請留步,或者在你辦公室伸手或者在電梯門口伸手,那意思是你別送了。
一個人要同時和多個人握手時,怎么辦?請你記住,第一個順序就是由尊而卑,如果在場的人是一個單位或者一個家的人的話,這樣地位的高低是很容易分清楚的,它由尊而卑,從地位高的人開始,依次往下而走,若人員太多由尊而卑做不到,怎么辦?第二個辦法由近而遠,比如你這兒四五個人,或者你在宴會廳門口排著隊,這領導排著隊,一二三四,在那兒迎候客人呢,那我不能跳,我應該伸手跟我最近的人握手。再比如我是兒子我爸在呢,我爸伸了手我再上,我是副總經理董事長在,董事長握完了我再上,您別急,又不是搶購呢,還有第三個順序,是在社交場合尤其是在宴會桌上實行的,叫順時針方向前進,您去握手,您去干杯,大家坐在一個圓桌上,或者圍在一個客廳里面,圓桌四面都有,那你標準化做法是什么呢?比如吃飯,我是主人的話我第一杯酒跟誰干呢?我是主人第一杯酒一般是跟我右手邊的人干的,因為右手的這個人一般是主賓,我們一般吃飯右手坐的都是主賓,第一杯酒跟他干,然后我就按順著表針走的方向走,我的左手,左一、左二,左三,左四這樣走的,順時針方向前進,從國際上來講它是一種比較吉利的方向,因為我們與時俱進了,一般的社交場合人家不喜歡倒著走,除非極特殊情況,比如運動會入場式那沒辦法,那是古希臘奧林匹克運動的傳統,你看運動會入場都是逆時針的,它一般逆時針,還有什么呢?轎車在酒
店大堂停車它是逆時針上來的,這是因為交通規則的問題,它必須這樣上來,你要順時針去人家不讓你上去。
接下來握手的禮節還有幾個要點跟同志們說說,下一個要點手位,就是你這個手伸出來你怎么個伸法,一般情況下,你在手位上要注意這樣幾個問題,第一,標準化的手位應該是,手掌與地面垂直的,手尖應該是稍稍向下,實際上是向側下方伸出,手掌垂直于地面,五指后面四個指并攏,拇指適當地張開,這是比較標準化的,和手位有關的還有一個要點要注意的是什么?就是握手時的力度與時間,你跟人家任何人握手,時間是很重要的一個點。兩個手握手叫手套式握手,又叫外交家握手,就是人家伸一個手我們上倆,這一般除非是表示故友重逢認真慰問,或者熱情祝賀,熟人之間密切關系的人搞這套,外人不來,尤其異性不來,一般和別人握手最佳的做法應該是三到五秒鐘,你別一碰就跑了。除非是表示鼓勵、慰問和熱情,而且我們剛才講有的是熟人,可以時間稍微延長,但是絕對也不要長過三十秒鐘,長過三十秒鐘,會很尷尬,搞不好手心都給人攥出汗來了,另外握手這個力度和手位有講究,一般而論我們是用一個手,去握對方的一個手,握手的話是手掌握著對方的手掌,而不是握著人家手腕,除非人家無掌,你要注意你別握太少,稍微使點勁,表示熱情友善,當然你別太狠,你拿出來要把人家手給攥碎的那個水準,那也過了,其實我們跟任何人包括跟異性在內,握手時表示熱情其實是非常好的一種做法。
當你對外人的時候,握手時寒喧有以下兩大要點,是絕對不能夠缺少的,第一個要點就是要說話,一定要說話,不能默默無語,惟有淚千行,那是慰問逝者的遺孀,比如第一次見面要說歡迎光臨,久仰久仰,或者說你好,老朋友見面要問別來無恙,告別之時要祝一路平安,你不能不吭氣,一言不發說明不耐煩不高興,要說話,第二,要以表情進行配合,這里的表情首先是講你的表情要自然,熱情,當然追悼會的話你別去微笑,當然你自然一點總是比較好,另外特別特別特別強調表情中的一個要點,就是你和任何人握手時,必須同時雙眼注視對方的雙眼,千萬不要東張西望,你寧肯別跟他握手,否則你握手時身在曹營心在漢,眼神在別處,你還真不如不握,你會讓對方感到非常尷尬和難堪,有不被重視之感。
握手時的幾個基本禁忌,第一,最重要的禁忌就是心不在焉,不看著對方不吭氣,表情呆板,不言不語,眼神他顧,心不在焉地握手,還真不如不握。第二伸出左手,一般握手尤其跟外國人去握手,你要記住,一般只用右手,通常不用左手,除非沒有右手,第三個禁忌,握手時不帶手套,國際慣例,只有女人在社交場合帶著的薄紗手套可以不摘,女人帶的薄紗高袖手套是社交裝,它跟無袖禮服配套,搞不好滿胳膊起雞皮疙瘩,那個可以不摘,此外像我們一般用的御寒的那種手套,皮的、毛的、羽絨的一定要摘,摘掉手套握手表示一種禮節。
篇二:握手禮儀教案
握手禮儀教案
教學目標:
1.掌握握手的標準方式
(知識目標) 2.掌握握手的原則
3.明確握手的時間和禁忌
(情感目標) 感受握手禮儀的重要性,知道握手禮儀在人際交往中的作用 (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語言組織和口頭表達能力,提高學生專業素養 教學重點:握手的標準方式和握手原則
教學難點:握手四要素
教學方法:視頻欣賞法法、情景演示法、學生演練法、討論法
教學過程:
【導入】老師在上課前和前來聽課的老師握手表示歡迎,上課時提問同學:有沒有觀察到老師與聽課老師之間的握手行為,進而闡述握手是世界上最通行的見面禮,是在相見、離別、恭賀或致謝時相互表示情誼、致意的一種禮節,不用說話就能顯示出熱情、友好的待人之道。 如果應用得當,能進一步增添別人對你的信賴感,今天我就來學習握手禮儀。
【新授】
第一環節:【學一學】
找一位同學出來做老師的搭檔,老師一邊講步驟,一邊和這位同學示范給同學們看,請其他同學在書本上畫出握手的四大步驟
(一)握手的標準方式
1.站姿:距握手對象一米左右,呈立正姿勢,上身略向前傾
2.手姿:伸出右手,四指并攏,拇指張開,掌心垂直地面
3.握姿:虎口相交,用力適度,上下抖動約三下
4.神態:握手時,神態要專注、熱情、友好、自然,目視對方,面帶微笑,同時向對方問候
(兩排同學兩個一組按步驟進行練習,教師最后進行評價和總結)
第二環節:【演一演】
教師創設四個情景,讓學生表演:
1.學校的表彰大會上,校長為優秀教師頒獎,怎么握手?(上下級) 上級先伸手
2.在朋友的生日Party上,姜小姐認識王先生,怎么握手?(男女間) 女士先伸手
3.小琳去同學家做客,見到阿姨問好。怎么握手?(賓主間)
主人先伸手
4.小剛路上遇同事和他爸爸,怎么握手?(長幼間)
長者先伸手
(歸納握手原則:位尊者有決定權。)
第三環節:【想一想】
握手的力度?
以不握痛對方的手為原則
第四環節:【看一看】
(先看短片:過年)
握手時間:初次見面,一般應控制在1——3秒。
第五環節:【找一找】
握手的禁忌
1.不能戴著手套或墨鏡與人握手
2.另一只手不能放在口袋里
3.不能交叉握手
4.不能坐著與人握手
5.擺動幅度不能過大
6.與人握手時,不能和第三者說話
第六環節:【答一答】
請填空:
1. 握手的標準方式:
站姿:距離握手對象 米左右,呈 姿勢,略向前傾,
手姿:伸出,并攏,張開,掌心 地面。 握姿:虎口 ,用力適度,上下抖動約下。
神態:握手時,神態要專注、熱情、友好、自然,,,同時向對方問候。
2.握手的力度是以
請選擇:
1. 握手的時間是A. 1秒 B. 3秒 C. 1—3秒 D. 1—5秒
請判斷:
1. 遇到很久不見的朋友,可以握著她的手大幅度的搖擺以顯示見到她非常開心。
2. 很忙的時候,可以一邊與人握手,一邊和旁邊的人說話。
3. 有事的時候,可以坐著與人握手。
4. 大學同學會上,周勇看到很久不見的張麗,主動與她握手
5. 陸校長接待寧波大學的領導來我校看望寧波大學實習生, 握手對他表示歡迎
6. 李芳去張云家做客,快離開時,張媽媽主動與她握手道別
7. 在一次朋友聚會上,分公司客戶經理李小姐遇到總公司經理王先生,和他握手問好
8. 在一次正式的商務宴會上,分公司客戶經理李小姐遇到總公司經理王先生,和他握手問好
第七環節:【解一解】
1. 主客間:
迎客:主人先伸手
送客:客人先伸手
2. 年輕女士與年長男上司間:
正式的商務場合:年長男上司先伸手
一般的社交場合:年輕女士先伸手
【小結】
學一學
(一)握手的標準方式
演一演
(二)握手原則
想一想
(三)握手力度
看一看
(四)握手時間
找一找
(五)握手禁忌
答一答,解一解
鞏固和提升(不同場合,不同握手順序)
【作業】
1. 兩人一組進行握手禮的練習
2. 思考:如果別人想要和你握手時,你發現自己的手很臟,怎么辦?
篇三:金正昆講禮儀之握手禮儀
金正昆講禮儀之握手禮儀
有一種禮儀,不用說話就能顯示出熱情、友好的待人之道,如果應用得當,它能進一步增添別人對你的信賴感,但是它也能在不經意地舉手投足之間,泄露你教養的秘密……它,就是見面時最為普通的——握手禮。
千萬不要小看它,正是這簡單的一握,蘊藏著豐富的信息,簡單的一握,蘊藏著復雜的禮儀細節。
究竟什么樣的握手禮儀,能給別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呢? 今天,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外交系主任金正昆教授,帶您了解不同國家的相見禮儀,幫您掌握基本的握手禮儀,成就您的個人魅力。
各位好,這次我們跟大家談社交禮儀中,我們每個人都不可回避的一個禮節的問題,相見禮節,就是我們老百姓平常說的見面禮。那么在本講之中我將跟同志們介紹,主要以握手禮為主的相見禮。你和任何人打交道,我們剛才講了,不論是老朋友還是新認識的人,如果雙方只要發生交往行為,恐怕見面禮節你是不能缺少的,相見之禮。
一般而論,相見之禮它有四大區別,第一中外有別,實
際上我們中國人跟外國人用的相見禮節,是不太一樣的,比如目前在國際社會,最通行的相見禮節是擁抱,還有親吻,而中國人一般不玩這套,說實話我這兒跟我們電視主持人也好,制片人也好,如果是個女孩子,見了面頂多是握手,告別的時候再握一次手就到位了,如果我不是一個俄羅斯人,不是一個美國人,我上去跟她擁抱,我搞不好就要挨一巴掌,不是那個關系,而在歐美國家,擁抱親吻是比較通行的一個禮儀,所以中外有別。
第二我還要強調外外有別,由于我們極個別的同志,甚至說是相當數量的同志,國際交往的經驗比較缺乏,誤認為外國人都長得一個樣子,外國人的禮節都千篇一律,你想一想聯合國有一百九十多個國家,世界上有五大洲四大洋呢,所以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不同的國家的禮儀是不太一樣的,就是歐美國家,有些國家喜歡擁抱親吻,有些國家對此也不太講究,比如美國人對這個擁抱,有時候能接受,親吻有的時候,一般情況下不太接受,阿拉伯世界比較通行的禮節,是所謂的按胸禮,那么中國古代流行的傳統禮節是拱手禮,那當然現在在一些中華文化比較通行的地區,比如說我們的臺灣地區,我們的香港地區,我們的澳門地區,以及有一些華人聚居的東南亞地區,像新、馬、泰,加拿大,那實際上拱手禮在老輩人里還是比較流行。另外韓國、朝鮮、
日本,鞠躬禮比較流行,當然還有一些國家的禮節就很有意思了,我去過太平洋某島國,那個地方流行一個什么禮節呢?我實在想不出來什么名字,我問他們,他們講是當地方言我也不懂,我給人家寫了一篇回憶錄,我講那叫“伸舌禮”,或者叫“吐舌禮”,什么意思呢?來了貴賓的話,當地土人土著的居民,為了表示對你歡迎,不僅要跳草裙舞,上身裸露穿干草制作的裙子給你跳草裙舞,而且在跳舞的過程中,一邊跺腳一邊把舌頭伸出來,據說是舌頭鮮紅表示赤誠的心,說實話這個你得了解,不了解的話一伸舌頭,你害怕啊。
我第一次到法國去,我也遇到過類似的事,當時對國外見的比較少,井底之蛙不太了解,一下飛機就暈了,哎呀,法國人熱情啊!尤其是法國女人不僅漂亮,而且擁抱接吻吧嘰吧嘰好幾個啊,說實話扛不住,當時我們都是二十來歲的幾個小年輕,回來自己偷著總結經驗,說怎么回事你被人親了嗎?親了,抱了嗎?抱了,后來一想反正不吃虧,回來只要不跟老婆,不跟女朋友交代,不吃虧啊,大家定攻守同盟,上,還想占人便宜想多實踐實踐,沒那回事,歐美國家親吻禮節,在社交場合它也僅是象征性的,親什么地方有講究,它一般長輩親晚輩親額頭,晚輩親長輩找下巴,平輩人之間一般是貼面頰或者吻面頰,區別一般是異性之間吻面頰,同性之間貼面頰,即便是吻也象征性的。比如我從法國回來我
寫回憶錄,我說人家法國人,你想占人家便宜沒那回事,人家嘴巴不碰到你臉上呢,若即若離空響,讓你覺得很響,城市越大響的次數越多,但是空響,不像我們理解的嘴巴上去暴嘬一口,拽你一臉唾沫那惡心,它實際上是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國家不同,風土人情不同,它理解不一樣。
再比如我們知道,國際社會尤其是在歐洲傳統國家里,它流行一個禮節叫做吻手禮,大家看很多影片,尤其是歐洲一些古裝片《斯特凡大公》、《拿破侖在奧斯德里茨》,或者《戰爭與和平》,我們都看到這個吻手禮,我那天跟學生講課告訴他們,我說吻手禮其實很有講究,第一誰吻誰的手?一般情況下是男士吻女人的手,而男人被人家吻手的概率極低,男人要被別人吻手,大概這輩子可能就兩種人,第一BABY小家伙,小家伙爸爸媽媽喜歡他,什么地方都敢親,連腳丫子都敢親,第二教皇,宗教界人士,此外男人沒那機會,而且女性誰向她吻呢?女性受禮者一般是成年婦女,歐美國家其實講的是已婚婦女,是女人而不是女孩,它有區別,吻手禮是歐洲中世紀流傳下來的,所謂騎士向貴婦人獻殷勤的禮節,所以貴夫人已婚婦女,再者吻手的地點有講究,一般是在室內,有屋頂的房間之內,馬路上沒這套,室內社交場合,宴會、舞會、音樂會、登門拜會,你拎棵大白菜,牽只狗,怎么辦?你手都騰不出來,你一伸手那狗跑了,你白
菜放地上,這玩意好像不登大雅之堂,另外吻手部位有講究,手背這塊象征性接觸,不能吧嘰吧嘰往上走,說難聽點那叫啃豬蹄,我要講的意思倒不是說我主張這吻手禮,親吻禮,擁抱禮在我國推行,這不可能,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但是你跟別人打交道有時候,有個入鄉隨俗的問題,這個你也得明白,這有的事情,世界不因為你而改變,習俗你看得慣你也得看,看不慣你也得看。
所以有鑒于此,我下面將比較集中的跟同志們介紹一下,交際場合的一些相見禮節,尤其是我國最通行的握手禮,我們講了中外有別,外外有別,還有第三個今古有別,現代當代和古代是有區別的,接下來我還要講最后一個區別,場合有別,不同場合有不同的禮節,比如正式場合一般相見禮節不可缺少,非正式場合也就算了,在座的各位電視觀眾和現場的觀眾,您平時常見您家老婆,見您家孩子握手嗎?沒有這個程序,但是如果是工作場合,即便是熟人,我們也要去握個手,表示關心,表示愛護,表示尊重,表示重視,表示致意,表示歡迎或者挽留,所以場合有別。我之所以在這兒喋喋不休講這四大區別,主要是讓大家明白習俗禮節,它都有特定適應的對象和特定的場合,別弄擰了,比如有些民族講男尊女卑的,那些國家一般來講,你要是一個男人到那個國家去,你是不能跟女主人親吻擁抱的,連握手都不能握,
《握手禮儀》出自:百味書屋
鏈接地址:http://www.alexanderday.net/news/123882.html
轉載請保留,謝謝!